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兴安盟牛肉肉牛育肥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疫病防控和出栏标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兴安盟地区肉牛育肥生产及质量管理。
Title:Xing'an League Beef Cattle Fatten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兴安盟牛肉”肉牛育肥技术规范(DB15/T 2977—2023)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地区为提升牛肉品质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肉牛的品种选择、饲养管理到疫病防控等多个环节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对于推动当地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引进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育肥的肉牛品种应优先选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且胴体质量优良的地方特色品种或其杂交后代。例如,科尔沁牛作为兴安盟地区的代表性品种之一,在育肥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此外,还鼓励采用西门塔尔牛等外来优良品种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改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
二、饲料配制与投喂
在饲料配制方面,标准强调要根据肉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搭配粗料、精料及添加剂的比例。例如,育肥前期主要以优质牧草为主,辅以适量的能量饲料;中期则需增加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比例,促进肌肉发育;后期则侧重于脂肪沉积,适当减少纤维性物质的摄入量。同时,要求饲料中必须含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确保营养均衡。
三、环境控制与健康管理
良好的饲养环境对于肉牛健康至关重要。标准规定,牛舍内温度应保持在10℃至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并定期通风换气,防止有害气体积累。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体系,包括定期消毒、免疫接种以及驱虫处理等措施,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标准特别提到要关注牛只的心理状态,避免因过度拥挤或频繁移动造成应激反应。
四、屠宰与加工
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对屠宰前后的操作流程作出了严格要求。首先,在屠宰前至少三天停止使用任何药物,并实施严格的检疫程序;其次,屠宰过程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风险;最后,在分割包装环节也需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执行,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总之,《兴安盟牛肉》肉牛育肥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源头到餐桌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充分考虑到了区域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这一标准,共同推动兴安盟乃至整个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