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双斑萤叶甲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发生规律、监测与预报、防治原则及具体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玉米种植区双斑萤叶甲的综合防治。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Corn Leaf Beetle (Double Spo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953—2023《玉米双斑萤叶甲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玉米病虫害防控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玉米双斑萤叶甲的综合防治提出了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从重要条文入手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明确指出防治目标是控制玉米双斑萤叶甲的危害程度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比如虫害发生规律、气候条件以及种植模式等,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例如,在虫害高发区应采取更为严格的监测措施和及时有效的干预手段。
标准强调了预测预报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这包括设置固定的田间观察点,定期检查虫情动态,并结合气象数据预测未来趋势。一旦发现虫害初期迹象,就要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知相关农户做好准备。同时,还鼓励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来提高预测精度。
对于化学防治部分,标准规定了用药原则: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并且不同类型的药剂要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此外,施药时要注意保护天敌昆虫和其他非靶标生物,避免造成生态失衡。具体操作上建议采用无人机喷洒或静电喷雾器等先进设备,确保均匀覆盖且减少浪费。
物理机械防治也被纳入考虑范围之内,比如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或者铺设防虫网阻止其进入农田。这些方法虽然效果可能不如化学防治显著,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补充手段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生物防治同样占据重要地位,提倡通过释放寄生蜂、捕食螨等方式增强自然控制能力。同时也可以尝试种植具有驱避作用的植物品种,构建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
最后,标准特别提到要加强培训与宣传工作,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环保意识。只有当所有参与者都具备正确的认知并积极参与进来,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防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