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橘小实蝇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监测技术、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控及综合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柑橘种植区橘小实蝇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Bactrocera dorsal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橘小实蝇是一种严重危害水果生产的害虫,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湖南省制定了《DB43/T 2580-2023橘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监测预警
1. 在橘园周边设置诱捕器,每公顷不少于5个。
2. 每周检查诱捕器两次,记录诱捕数量和时间。
解读:监测是防控的基础,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橘小实蝇的发生动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诱捕器的密度要足够,才能全面反映橘园及周边地区的虫情变化。
二、物理防治
1. 果实套袋应在果实直径达3厘米时进行。
2. 套袋前喷洒一次高效低毒杀虫剂。
解读:果实套袋能有效防止成虫产卵,减少幼虫危害。套袋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效果。套袋前喷药可杀死附着在果面的成虫,提高防效。
三、生物防治
1. 释放寄生蜂,每公顷释放量不少于10万头。
2. 寄生蜂释放后每周监测一次寄生率。
解读:寄生蜂是橘小实蝇的重要天敌,合理释放寄生蜂能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定期监测寄生率有助于评估生物防治效果,及时调整释放策略。
四、化学防治
1. 当诱捕器日均诱捕量超过2头时开始用药。
2.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每种农药在一个生长季内使用次数不超过2次。
解读:化学防治是应急措施,在虫口密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才使用,避免过度依赖化学农药。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延缓抗药性发展。
五、综合管理
1. 秋冬季彻底清除果园内的落果和残枝。
2. 果园周边20米范围内禁止种植易感作物。
解读:清园工作能消除越冬虫源,减少来年虫口基数。合理规划果园布局,避免吸引橘小实蝇的作物进入敏感区域,从源头上切断传播途径。
六、培训与宣传
1. 每年开展一次橘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培训。
2. 制作发放技术手册,指导果农科学防控。
解读:技术培训和宣传能让果农掌握正确的防控方法,改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通过手册等媒介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整体防控水平。
以上是规程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解读,希望对果农朋友有所帮助。遵循规程要求,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实现橘小实蝇的有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