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造林的基本要求、造林设计、整地、苗木选择与处理、栽植、抚育管理及检查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的人工造林活动。
Title:Regulations for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40-2023 造林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造林活动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以下将重点解读其中的关键内容。
一、造林前准备
1. 林地选择:应综合考虑立地条件、交通状况及社会经济因素。具体要求包括土壤肥力不低于中等水平,坡度不超过25度,并且远离污染源。这一规定确保了新造林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
2. 树种选择: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同时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对于干旱地区可选耐旱性强的品种如侧柏;湿润地带则推荐种植杨树或柳树等速生型树种。这样既能提高成活率又能促进当地林业经济发展。
二、造林施工
1. 种植密度:根据不同树种确定合理的株行距。例如,杉木一般采用1.5米×2米的配置方式;而竹类植物则需要更大的空间来保证其正常发育。合理安排密度有助于优化光照利用效率并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2. 植苗质量:所使用的苗木必须达到国家一级苗的标准,即根系完整无损、顶芽饱满且无机械损伤。此外还需注意避免长途运输造成水分流失,在栽植前适当修剪过长根部以利于扎根生长。
三、后期管理
1. 抚育措施:在幼林期需定期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追施肥料补充养分供给。另外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防止冻害或涝灾对幼苗造成损害。
2. 病虫害防治: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潜在威胁。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生物防治或者化学药剂喷洒等方式控制病情蔓延。特别强调尽量使用环保型杀虫剂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严格把控,《DB43/T 140-2023》为湖南省范围内开展高效优质的造林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它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