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毛金竹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毛金竹的育苗生产和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f. aureocaul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 2576-2023 毛金竹育苗技术规程》是指导毛金竹育苗的重要依据。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中明确指出,毛金竹种子应在果实成熟期及时采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采收后需立即进行净种处理,确保种子质量达到饱满、无病虫害的标准。净种后的种子应保存于干燥通风处,并定期检查其发芽率。
在播种环节,要求基质选用疏松透气的土壤混合物,pH值控制在5.5-6.5之间。播种前要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原菌感染。播种深度以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播后覆盖细土并喷水保湿。
规程还强调了苗床管理的重要性。幼苗出土后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温度维持在20-25℃范围内。当幼苗长至两片真叶时可适当间苗,株距保持在8-10厘米。此外还需定期施用稀薄液肥,促进幼苗生长。
对于病虫害防治,规程提倡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如发现病虫害应及时清除受害植株,并使用低毒高效药剂进行喷洒,同时注意轮换用药防止抗性产生。
这些规定旨在规范毛金竹育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苗木质量和成活率,为后续造林奠定良好基础。希望从业者能严格遵循规程要求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