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菇生产的产地环境、菌种质量、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质量要求和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香菇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Title:Quality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hiitake Mushroo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10T 015-2022《香菇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是陕西省针对香菇生产与质量控制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采收加工等环节都做了明确规定,对保障香菇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规定应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比如808、L26等品种被推荐使用。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品种在产量、口感和抗逆性上存在差异,选用适宜品种可提高经济效益并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二、栽培管理
在栽培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标准指出发菌期室温保持在22℃-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出菇期则需降低至13℃-18℃,湿度提升到85%-90%。这样的温湿组合有利于形成优质菇体,同时抑制杂菌滋生。
三、采收标准
标准明确了不同等级香菇的采收时机:特级菇应在菌盖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摘;一级菇允许菌盖半开但不超过直径2cm;二级以上菇则可以等到菌褶开始显露再收获。及时采收不仅保证了鲜菇的新鲜度,还能避免过度成熟导致的质量下降。
四、干制工艺
对于干制过程也有具体要求,包括预煮时间、干燥温度和时间间隔等参数。例如,预煮时间为3-5分钟,初次烘干温度设定为50℃左右持续4小时,之后每隔2小时升温5℃直至达到最终温度70℃。通过科学合理的干制流程能够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并延长保存期限。
五、检验方法
最后还给出了感官评定、理化指标测定以及微生物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比如通过观察色泽、闻气味来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量氨基酸含量;采用平板计数法评估大肠杆菌数量等。这些检测手段为确保产品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香菇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涵盖了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技术要点,有助于推动香菇产业标准化发展。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各项操作,以生产出安全可靠、品质优良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