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主要病虫害识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甘薯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Title: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Major Sweet Potato Diseases and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1T 56-2023《甘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环保的方法有效防控甘薯种植中的主要病虫害。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防控原则
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甘薯种植过程中应优先采取预防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同时,当病虫害出现时,要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避免单一方法导致的副作用。
2. 农业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具有较强抗病性的甘薯品种至关重要。例如,对于黑斑病高发区,应优先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
- 合理轮作:建议与非茄科作物轮作,至少间隔两年以上再种甘薯,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
- 健康种苗培育:采用无病毒繁殖材料,确保种苗健壮,提高植株自身抵抗力。
3. 物理防治
- 地膜覆盖:使用黑色或银灰色地膜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同时减少病虫害传播途径。
- 灯光诱杀: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对夜蛾类害虫进行诱杀,既环保又高效。
4. 生物防治
鼓励使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及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来控制害虫数量。特别是在幼苗期,适当释放赤眼蜂可有效防治卷叶螟等害虫。
5. 化学防治
- 化学药剂仅作为辅助手段,在其他防控措施效果不佳时方可使用,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
- 推荐使用低毒高效的新型农药,比如甲维盐、阿维菌素等,这些药物不仅对目标害虫有效,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6. 监测预警
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体系,定期调查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发布预报信息。一旦发现病虫害初期症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其扩散蔓延。
7. 废弃物处理
对于病残体、枯枝落叶等农业废弃物要及时清理并集中销毁,避免成为病虫害越冬场所。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甘薯生产的可持续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