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果菜越冬生产中补光技术的应用要求、补光设备选择、补光参数设置、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地区日光温室果菜越冬生产的补光技术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ght Supplementation in Winter Production of Fruit and Vegetable in Solar Greenhouses (DB12T 1187-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187-2023 日光温室果菜越冬生产补光应用技术规程》是由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日光温室在冬季进行果菜生产的补光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是根据标准内容提炼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补光设施的选择与安装
标准中明确指出,补光设备应选择具有高效、节能特性的光源,如LED灯,并且要求其安装位置需保证光线均匀分布于作物冠层。此外,还强调了安装高度要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调整,以确保最佳的光照效果。
2. 补光时间与强度
对于补光的时间安排,标准建议在自然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如阴天或冬季),每天补充光照时间为6至8小时。而关于补光强度,则推荐保持在40-60μmol/(m²·s)之间,具体数值需依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适当调整。
3. 温湿度控制
为了保障植物健康生长,在实施补光的同时必须密切监控温室内的温湿度条件。标准规定,白天温度应维持在20℃至25℃范围内,夜间不低于10℃;相对湿度则建议控制在60%-80%之间。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节环境参数。
4. 病虫害防治
由于补光可能会改变某些昆虫的生活习性,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标准提出要加强日常巡查,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物理、生物或者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同时避免使用对作物有害的农药。
5. 数据记录与分析
为便于后期评估补光效果及优化管理方案,标准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光照强度、持续时间、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通过定期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农业生产活动。
以上是《DB12/T 1187-2023 日光温室果菜越冬生产补光应用技术规程》中几个关键方面的深入解析。遵循此标准不仅能够提高果菜产量和品质,还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