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田残膜机械化回收作业的技术要求、作业准备、作业流程、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农田残膜回收的作业。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zed Recovery of Residual Films in Farm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185-2023《农田残膜机械化回收作业技术规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农田残膜机械化回收作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疆地区农田地膜残留污染治理中的机械化回收作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目的,即解决新疆农田因长期覆膜种植而产生的地膜残留问题。
2. 术语和定义:
- 农田残膜:指在农作物收获后或耕整地过程中遗留在土壤中的农用地膜碎片。
- 残膜回收率:单位面积内实际回收的地膜重量占原铺设地膜总重量的比例。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回收作业的效果。
3. 作业条件:
- 环境条件:作业时应确保无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影响,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及回收效果。
- 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应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15%-25%),过湿或过干都会降低回收效率。
4. 机具要求:
- 回收机具需具备良好的工作稳定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块条件下的作业需求。
- 设备关键部件如刀片、输送带等应采用耐磨材料制造,并定期维护保养。
5. 作业方法:
- 预处理:在正式开始回收前,应对田块进行初步清理,移除障碍物。
- 作业速度:推荐作业速度为4-6公里/小时,具体速度可根据地膜厚度、土壤状况等因素调整。
- 重叠宽度:相邻两行之间的重叠宽度不宜小于10厘米,避免遗漏区域。
6. 质量控制:
- 每次作业结束后,需对回收后的土壤表面进行检查,确认无明显残膜残留。
- 定期检测残膜回收率,若低于规定值,则需重新调整作业参数直至达标。
7. 安全措施:
-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
- 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急救用品,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农田残膜机械化回收作业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对农田残膜回收作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