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蔗铲蔸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甘蔗种植过程中铲蔸作业的规范化操作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garcane Stump Remova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甘蔗铲蔸技术规程》(DB53/T 1155-2023)是一部专门针对甘蔗种植中铲蔸技术的规范性文件。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进行甘蔗种植时的铲蔸作业。这明确了规程的应用区域和操作方式,确保了技术指导的针对性。
2. 术语和定义:
- 铲蔸:指在甘蔗收获后,利用特定工具将宿根甘蔗的根部从土壤中挖掘出来并整理的过程。
- 留种量:每平方米保留的甘蔗种茎数量。规程建议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留种量,一般为80-120株/平方米。
3. 作业前准备:
- 应对土壤进行深耕翻犁,深度达到30-40厘米,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 检查和调试机械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 作业要求:
- 铲蔸时应尽量减少对宿根的损伤,保持种茎完整。
- 根据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行距和株距,通常行距为90-110厘米,株距为20-30厘米。
- 使用机械铲蔸时,行进速度应控制在3-5公里/小时之间,以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
5. 质量检查与验收:
- 每完成一定面积的作业后,需随机抽取若干点进行检查,评估铲蔸质量和种茎保存率。
- 种茎保存率应不低于85%,若低于此标准,则需重新作业。
6. 后续管理:
- 铲蔸后的土地应及时进行平整,并施加适量基肥。
- 对于受损严重的宿根,可考虑补种新苗。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甘蔗铲蔸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具体的作业方法和技术参数,还强调了科学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这对于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