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坡耕地免耕深松培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坡耕地的免耕深松培肥技术应用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tillage Deep Loosening and Fertilization on Slope Cultivated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158-2023坡耕地免耕深松培肥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云南地区坡耕地土壤保护和利用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免耕深松培肥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对其核心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适用范围,标准明确规定适用于云南省海拔1500米至2500米之间的坡耕地。这一规定基于该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如降雨量、土壤类型等,确保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地块的实际情况调整实施细节,比如坡度、植被覆盖情况等。
其次,在作业时间的选择上,标准建议春季或秋季进行深松作业。春季作业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而秋季作业则有助于保墒和增强土壤蓄水能力。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作业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深松的效果。
第三,关于深松深度与间隔的要求。标准指出深松深度应控制在25厘米至40厘米之间,并且行距保持在60厘米左右。这样的设置既能达到疏松深层土壤的目的,又不会破坏表层土壤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过度深松导致水分蒸发过快等问题。
第四,施肥管理也是本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强调施用有机肥料的重要性,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使用。同时,还给出了具体的施肥量指导:每公顷施用优质农家肥不少于30吨,氮磷钾比例按照1:0.5:0.7的比例配比。这种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有利于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最后,关于监测评估机制。标准要求定期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分析,并建立档案记录每次作业后的变化情况。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和完善实施方案。
总之,《DB53T 1158-2023坡耕地免耕深松培肥技术规程》为云南地区坡耕地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推动当地农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