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微型月季盆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种苗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质量要求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微型月季盆花的生产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niature Rose Potted Flower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142-2023 微型月季盆花生产技术规程》是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微型月季盆花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苗选择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微型月季种苗应具备健康、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特点。这意味着在种植初期就需确保种苗的质量,避免因种苗问题影响后续生长。具体来说,种苗的高度应在10至15厘米之间,茎干粗壮且直立,叶片完整无损,根系发达并能牢固地附着在土壤中。
其次,关于栽培基质的选择与处理,标准指出栽培基质应当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并且经过充分腐熟。这有助于为微型月季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其根系的正常发育。例如,可以使用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栽培基质,并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害的发生。
再者,在日常管理环节中,标准强调了光照、温度、湿度以及施肥等方面的重要性。微型月季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证其正常的光合作用,因此建议将其放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至25℃,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植株造成不利影响。此外,保持适当的空气湿度也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在施肥方面,则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施加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确保植株获得全面均衡的养分供给。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措施上,标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及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治理。比如定期检查植株状态,及时清除枯叶烂枝;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来捕食蚜虫等害虫;必要时才谨慎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药物残留超标。
综上所述,《DB53T 1142-2023 微型月季盆花生产技术规程》从种苗选择到栽培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都给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指导,对于提高微型月季盆花的整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保障产品质量,还能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