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鼓槌石斛盆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苗选择、栽培基质、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及质量要求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鼓槌石斛盆花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Drumstick Dendrobium Pot Flow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144-2023鼓槌石斛盆花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云南省地方特色的农业技术标准,旨在规范鼓槌石斛盆花的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苗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规定,种苗应来源于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株,并要求种苗具有完整的根系和饱满的芽眼。在种植前,种苗需经过消毒处理,通常采用75%酒精浸泡1分钟后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的方法。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种苗的健康状况,避免因病虫害导致的减产或品质下降。
二、栽培环境条件
鼓槌石斛盆花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标准建议栽培场地的温度保持在18℃至30℃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60%以上。同时强调了光照的重要性,推荐使用散射光而非直射阳光,以防止叶片灼伤。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这对于预防病害的发生至关重要。
三、施肥管理
施肥是影响鼓槌石斛盆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标准的要求,在生长期初期主要施用氮肥促进植株生长;中期则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有助于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后期则减少氮肥用量,避免徒长影响果实发育。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浇水冲洗叶面残留肥料,防止烧伤叶片。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鼓槌石斛盆花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首先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粘虫板捕杀害虫;其次合理轮作倒茬,减少病原菌积累机会;再次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安全间隔期。另外还鼓励生物防治手段的应用,比如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
五、采收与包装
当植株达到成熟期时即可采收,标准指出应在晴朗天气条件下进行操作,避免雨淋造成损失。采收后的鲜品应及时分级整理并迅速冷却处理,然后按照规格要求装箱密封保存。对于出口产品还需符合相关国际标准的规定。
六、记录档案建立
为了便于追溯管理和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标准强调每个生产批次都必须建立详细的记录档案,包括但不限于种苗来源、栽培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变化情况以及最终收获量等信息。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提升,也为今后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供了有力证据支持。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DB53T 1144-2023鼓槌石斛盆花生产技术规程》从种苗选择到最终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细致周密的设计安排,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此标准,共同推动云南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