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益母草在盐碱地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盐碱地益母草的规范化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therwort Cultivation on Saline-Alkali Land DB 3705T 04-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益母草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在盐碱地的栽培技术规程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DB 3705/T 04-2023 益母草盐碱地栽培技术规程》为益母草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土壤准备方面,规程指出“盐碱地pH值应控制在8.0以下,含盐量不超过0.5%”。这一要求确保了益母草能够在一个较为适宜的环境中生长。过高pH值或含盐量会抑制植物根系的正常发育,影响养分吸收。因此,种植前需要通过灌溉洗盐、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其次,关于播种环节,规程建议采用条播方式,并且每穴播种量为3至5粒种子。这不仅有利于种子均匀分布,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规程强调覆土厚度要适中,一般保持在1到2厘米之间,这样既能保证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又不会因为过厚而阻碍幼苗出土。
再者,在田间管理上,规程提出了“及时排水防涝”的重要性。由于盐碱地本身排水不畅,一旦遇到连续降雨容易造成积水现象,进而引发烂根等问题。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特别是在雨季来临之前做好检查维护工作,确保沟渠畅通无阻。
最后,关于病虫害防治,规程提倡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定期巡查田块,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合理轮作换茬,避免连作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及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作业时注意安全间隔期等。
综上所述,《DB 3705/T 04-2023 益母草盐碱地栽培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对益母草栽培过程进行了规范指导,这对于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