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杜泊羊繁育的技术要求、繁殖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及档案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杜泊羊的繁育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orper Sheep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杜泊羊因其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而受到广泛欢迎,其繁育技术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DB3707/T 077—2023 杜泊羊繁育技术规程》对杜泊羊的选种选配、繁殖管理、羔羊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将重点解读规程中的关键条款。
规程指出,杜泊羊的选种应以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为首要条件,要求公羊具有发达的肌肉结构,母羊具备良好的泌乳能力和繁殖性能。这意味着在选择种羊时,不仅要关注其外观是否符合杜泊羊的标准,还要评估其生产性能,确保后代能够继承优良的遗传特性。
关于选配,规程强调了亲缘关系的控制。具体而言,一级亲属禁止交配,二级亲属交配不得超过两次。这一规定旨在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遗传缺陷,保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健康水平。同时,建议采用群体继代选育的方式,通过多代累积优质基因,逐步提高整个种群的质量。
繁殖管理方面,规程推荐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来扩大优秀种公羊的利用范围。人工授精不仅能够提高配种效率,还能有效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对于母羊的发情鉴定,则提倡结合外部观察与直肠检查法,准确把握最佳配种时机,从而提高受胎率。
羔羊培育是繁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规程建议出生后立即清理口鼻分泌物并擦干全身,确保呼吸顺畅。初生羔羊应在1小时内吃到初乳,这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日常饲养中要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和营养均衡的日粮供应,并定期进行驱虫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环境控制的重要性。羊舍需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冬季注意保温防寒,夏季做好降温措施。定期清理粪便保持环境卫生,可以显著降低疫病发生几率。
总之,《DB3707/T 077—2023 杜泊羊繁育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为杜泊羊的科学繁育提供了详尽指导,从业者应当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促进杜泊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