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页岩含水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页岩储层中含水率的实验室核磁共振测定。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Shale Water Content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E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GRM 108-2024《页岩含水率核磁共振测定技术规范》的实施过程中,标准的更新不仅反映了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对测试精度和操作规范的更高要求。本文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测量参数设置”这一关键环节的差异,重点解读TGRM 108-2024相较于前版标准(如TGRM 108-2017)在测量参数设置方面的改进与应用方法,以期为实际操作提供明确指导。
在原标准TGRM 108-2017中,对于核磁共振(NMR)测量参数的设定较为笼统,仅给出了基本的脉冲序列选择和采样点数建议,未对具体参数如回波间隔、重复时间、扫描次数等进行详细说明。这种模糊性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导致不同实验室之间结果的不一致,影响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而TGRM 108-2024则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性优化,明确了测量参数的选择依据和推荐范围。例如,在回波间隔(TE)的设置上,新标准指出应根据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进行调整,避免因TE过小导致信号衰减过快,或因TE过大造成信噪比下降。此外,标准还强调了重复时间(TR)的合理设置,要求其应大于样品中主要组分的纵向弛豫时间(T1),以确保每个脉冲序列结束后,系统能够充分恢复,从而获得更准确的信号强度。
在实际操作中,用户需根据样品类型和实验目的灵活调整这些参数。例如,对于高孔隙度、低密度的页岩样品,可能需要更短的TE值以提高分辨率;而对于含有较多黏土矿物的样品,则应适当延长TR,以减少信号饱和的影响。新标准还引入了对测量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要求,指出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测试,以减少环境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总体而言,TGRM 108-2024在测量参数设置方面的细化和优化,有助于提升页岩含水率测定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对于从事相关研究或检测的技术人员来说,深入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参数设置原则,是保证实验质量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