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鲜花椒在冷链作业中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温度控制、包装与标识、运输与储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保鲜花椒的生产、加工、流通及储存环节的冷链作业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ld Chain Operation of Fresh Sichuan Pepper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394-2023《保鲜花椒冷链作业规范》是针对保鲜花椒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要求和技术标准。该标准适用于保鲜花椒从采摘后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冷链环节,包括预冷、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关键步骤。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采收与预冷
标准中明确指出,保鲜花椒应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及时采收,避免雨天或潮湿环境下的采摘,以防止病菌滋生。采收后的花椒应尽快进入预冷程序,预冷温度设定为4℃至8℃之间,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完成。这一规定旨在迅速降低果实温度,抑制微生物活动,保持花椒的新鲜度和品质。
包装材料选择与使用
关于包装材料的选择,标准强调了环保性和安全性。推荐使用透气性良好的纸箱作为外包装,并内衬防潮塑料袋,确保内部湿度稳定。此外,包装箱上需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储存条件等信息,便于后续管理追溯。对于直接接触花椒的包装材料,还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杜绝有害物质迁移的风险。
运输过程中的温控管理
在运输环节,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温控要求:运输车辆需配备制冷设备,车厢内温度应维持在0℃至4℃范围内;若采用冷藏集装箱,则其内部温度不得超过5℃。同时,装卸过程中要尽量缩短暴露于常温环境的时间,建议不超过30分钟。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因温度波动导致的质量损失,延长保鲜花椒的保鲜周期。
储存设施及环境控制
最后,在储存方面,标准要求专用库房应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并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干燥通风。库内的相对湿度宜控制在60%~70%,氧气浓度低于2%,二氧化碳浓度高于18%。这样的环境设置有助于延缓氧化反应速度,保护花椒颜色鲜艳、香味浓郁的特点。
综上所述,《保鲜花椒冷链作业规范》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流程设计,为实现保鲜花椒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控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优质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