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冬季设施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准备、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马铃薯冬季设施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nter Protected Cultivation of Potato in Zhejia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马铃薯冬季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3304/T 094—2023)是浙江省嘉兴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马铃薯在冬季设施环境下的种植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栽培设施要求
标准指出,栽培设施应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通风条件。这意味着温室或大棚需要有高质量的覆盖材料以减少热量损失,并且要能有效调节室内温度。同时强调了通风系统的重要性,确保空气流通可以防止病害发生并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品种选择
对于品种的选择,标准建议选用抗寒性强、适应性广且产量高的优质品种。这不仅能够提高作物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还能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与数量。例如,“费乌瑞它”等早熟品种因其较强的耐低温特性被广泛推荐用于此类栽培。
播种时间
确定合理的播种期至关重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设施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时间,通常是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之间。过早或过晚播种都可能影响植株正常发育,进而降低产量。
种薯处理
种薯处理包括催芽、消毒等步骤。催芽有助于促进幼苗健壮成长;而消毒则可有效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具体操作时需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确保每颗种薯都能达到最佳状态投入生产。
施肥管理
科学施肥是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标准提出要遵循平衡施肥原则,在基肥施用上注重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生育阶段调整追肥种类与用量。此外还特别提到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这对于提升植株抗逆性和改善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贯穿整个生长期。标准提倡采用综合防控措施,如物理防治(设置防虫网)、生物防治(释放天敌昆虫)以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使用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马铃薯冬季设施栽培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为从业者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帮助其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成果,也为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