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划定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数据收集与分析、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划定原则和结果表达。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的划定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esignation of Key Defense Areas for Storm Surge Disa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602—2023《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划定技术要求》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的划定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的划定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港口、码头、重要设施以及人口密集区域等。通过科学合理的划定,可以有效减少风暴潮带来的损失。
基础资料收集
在进行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划定之前,必须全面收集基础资料。这些资料应涵盖地理信息数据、历史风暴潮记录、气象条件分析等多个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后续工作的准确性。
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是划定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标准提出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模型,利用数学公式计算各区域的风险指数。此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地形地貌、潮汐规律等,为决策提供依据。
划定原则
1. 安全性优先:所有划定活动都应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
2. 科学合理性: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工作。
3. 动态调整机制:随着时间和环境变化适时更新防御区范围。
实施步骤
- 数据准备阶段:完成必要的前期调研与数据采集;
- 分析评价阶段:运用专业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出初步结论;
- 结果确认阶段:组织专家评审会讨论最终方案,并报批执行。
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人为干扰导致结果偏差;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等相关权益不受侵犯。
以上就是关于DB37/T 4602—2023《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划定技术要求》的部分重要内容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具体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一方面的信息,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