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主要切花产品在销售地的处理技术要求,包括验收、分级、保鲜处理、包装和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在北京地区销售的主要切花产品的处理与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Harvest Handling of Main Cut Flower Products at Sales Lo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090-2023《主要切花产品销售地处理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北京地区切花产品的销售前处理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切花”、“销售地处理”等核心概念。例如,“切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用于观赏的花朵及其附属部分。“销售地处理”则指在切花到达销售地后所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清洁、分级、包装等。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技术要求
# 清洁处理
标准要求对切花进行彻底的清洁,去除表面灰尘、泥土以及其他污染物。这一步骤对于保持切花外观整洁至关重要。清洁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花瓣或叶片的化学物质,推荐采用温水轻轻冲洗或者专用清洁剂轻拭的方法。
# 分级与包装
切花需按照花型、颜色、大小等因素进行严格分级。每一等级的切花应当具有相似的质量特征。包装时应选用透气性良好且能够有效保护花朵形态的材料,如无纺布袋或专用纸箱,并确保包装内环境干燥通风,防止霉变。
# 储存条件
储存温度是影响切花保鲜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标准规定,不同种类的切花适宜的储存温度范围有所不同,但通常建议控制在0℃至5℃之间。此外,湿度管理也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加速切花的老化过程。
# 运输管理
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颠簸,避免阳光直射,并定期检查车厢内的温湿度情况。长途运输时可以考虑使用冷藏车等专业设备来维持稳定的运输环境。
检验规则
每批切花在出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程序。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外观质量检查(如是否存在病虫害)、重量测量以及是否符合预定规格等方面。只有通过所有检验项目的切花才能被允许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标志、标签与合格证
为了便于消费者识别并保障权益,在每件产品的外包装上都必须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信息等内容,并附有相应的合格证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顾客的信任度,也有助于追溯问题来源。
总之,《主要切花产品销售地处理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为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从事切花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