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集成电路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包括工程分析、污染源识别、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集成电路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Integrated Circuit Manufactu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080-20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集成电路制造》是一项专门针对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集成电路制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这意味着无论项目规模大小,只要涉及集成电路制造,都需遵循此标准。
2.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集成电路”、“环境敏感区”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环境敏感区”指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或易受外界干扰而改变的区域,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3. 环境影响识别与预测:
- 污染源分析:要求全面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及噪声等各类污染物。
- 环境影响预测:采用数学模型或其他科学方法预测项目建设前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
4. 污染防治措施:
- 对于废气处理,推荐使用高效过滤器、活性炭吸附装置等先进设备;
- 废水处理则强调循环利用与达标排放相结合的原则;
- 固体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妥善处置;
- 噪声控制需采取隔音屏障、减震垫等手段。
5. 公众参与:鼓励建设单位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周边居民的意见建议,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6. 环境监测计划:明确指出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空气、水质、土壤等多个方面的定期检测。
7. 环境风险防范:针对潜在的风险事故(如化学品泄漏),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文解析,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特点灵活运用。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