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群众信访联合接访的工作原则、机构设置、人员要求、工作流程、场所设施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开展的群众信访联合接访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Joint Petition Receiving of Public Appe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632-2023群众信访联合接访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信访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接访环境要求:标准明确指出,接访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舒适的座椅以及必要的无障碍设施。这不仅是为了保障来访者的舒适度,更是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例如第4.1条提到“接访室应设置在便于群众出入的位置”,这意味着接访点的选址要充分考虑便利性,减少群众不必要的奔波。
2. 接访人员配置:第5.2条规定了接访团队至少由两名工作人员组成,其中一人需为熟悉法律法规的专业人士。这一规定确保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能够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同时也有助于防止因单人操作可能带来的失误或偏颇。
3. 信息登记与保密:根据第6.3条,“所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都必须严格保密”。这对于保护举报人权益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涉及敏感事项时,如何妥善保管资料成为衡量接访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4. 投诉处理时限: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时效性,如第7.1条所要求的,“一般性诉求应在接到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这样的时间限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拖延导致矛盾升级。
5. 应急处置机制:面对突发情况,《规范》提出了建立应急预案的要求(见第8章)。当出现大规模集体上访等情况时,如何快速响应并妥善安排成为检验接访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DB45/T 2632-2023群众信访联合接访规范》从多个维度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信访服务体系框架,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