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春季节枇杷种植过程中微喷灌的技术要求、设备选择、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维护保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冬春季节枇杷种植的微喷灌技术应用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of Loquat in Winter and Sp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4T 71-2023冬春枇杷微喷灌技术规程》是四川省针对冬春枇杷种植中微喷灌技术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提高枇杷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节约水资源。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微喷灌”的概念,即利用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喷头,将水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喷洒到作物根区附近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水方法。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确保了实际操作中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
微喷灌系统的组成
标准规定了微喷灌系统应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及喷头等组成部分。其中,水源工程需保证水质清洁且水量充足;首部枢纽负责加压、过滤、计量等功能;输配水管网则连接整个灌溉网络,而喷头则是直接接触植物的部分。每部分的设计都必须符合特定的技术要求,比如过滤器的选择要依据水源情况确定,喷头间距需根据枇杷树冠大小调整等。
灌溉制度设计
关于灌溉量和频率,标准指出应根据枇杷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来设定。例如,在幼苗期,为了促进根系发育,可以适当增加灌溉次数但减少每次的灌溉量;而在开花结果期,则需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以利于果实膨大。此外,还特别强调了雨季期间要采取措施防止积水,避免根部缺氧影响生长。
施工与验收
对于微喷灌系统的施工过程,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材料进场前需检查其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安装时要注意各部件之间的密封性,尤其是接头处不得有任何渗漏现象。竣工后还需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压力损失试验、流量校核等项目,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到规定值时才能视为合格并投入使用。
运行管理
最后,标准还就如何有效管理和维护微喷灌设施给出了指导建议。主要包括定期清洗过滤装置、巡视检查设备运行状态、记录各项数据以便分析优化灌溉方案等内容。同时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事项,比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作业,雷雨天气应暂停使用以防触电事故等。
以上是对《DB5104T 71-2023冬春枇杷微喷灌技术规程》中一些核心条款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规范不仅有助于提升枇杷种植效益,也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