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小卷叶蛾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监测与预警、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防治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苹果种植区的小卷叶蛾综合防治。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Apple Small Leafroller Moth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苹果小卷叶蛾是一种对苹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的害虫,为了有效防控其危害,河南省新乡市制定了地方标准DB4107/T 506-2023《苹果小卷叶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以下从标准中选取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防治原则与目标
标准明确指出,防治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控制虫害发生、降低经济损失的目的。重点是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基础性措施。要求合理规划果园布局,避免单一品种连作;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及时清理落叶、剪除病虫枝,冬季深翻土壤,破坏越冬场所。这些措施能够从根本上削弱害虫生存环境,减少虫口基数。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强调利用灯光诱杀成虫。在成虫羽化高峰期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每公顷安装2至3盏,可显著降低田间虫口密度。此外,还可以采用人工摘除卵块、幼虫结茧等方法直接消灭害虫。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提倡释放天敌昆虫如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来控制种群数量。同时推广使用生物源农药,比如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杀虫剂,既安全又环保。标准建议根据监测数据适时开展生物防治作业,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化学防治
当其他防治手段不足以控制虫害时才考虑使用化学药剂。标准规定了不同生命阶段适用的药剂种类及浓度,例如幼虫期可用氯氰菊酯乳油喷雾处理,成虫期则适合选用高效低毒的新型杀虫剂。施药时需注意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施用造成环境污染。
监测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至关重要。标准要求定期巡查果园,记录害虫发生动态,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关键时期要密切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总之,《苹果小卷叶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为果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确保既能有效防控害虫又能保障生态环境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