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水害防治中井下底板注浆加固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煤矿企业开展井下底板注浆加固工程的实施与管理。
Title:Coal Mine Water Hazard Prevention - Part 2: Underground Floor Grouting Reinforc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6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442.2-2023《煤矿水害防治 第2部分:井下底板注浆加固》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煤矿井下底板注浆加固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所有存在底板水害威胁的煤矿,尤其是那些需要通过注浆加固来提高底板抗渗性能的情况。
2. 术语和定义:
- 底板注浆加固:指在煤矿井下通过钻孔将水泥浆或其他材料注入底板岩层中,以达到提高底板隔水性和承载力的目的。
- 有效注浆半径:指从注浆孔中心到周围岩体被充分充填的距离,直接影响注浆效果。
3. 设计要求:
- 地质条件分析:在进行注浆加固前,必须详细调查井田内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底板岩层特性。
- 注浆参数确定:包括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时间等,需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计算得出,并经过试验验证。
4. 施工技术:
- 钻孔布置:钻孔位置应避开断层破碎带,且间距不宜过大,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得到有效处理。
- 注浆材料选择:推荐使用高强水泥基浆液,必要时可添加速凝剂或膨胀剂。
- 注浆工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段注浆法,每段注浆完成后需等待一定时间让浆液凝固再继续下一阶段作业。
5. 质量控制与检测:
- 现场监控: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竣工验收:完成注浆后,应对加固后的底板进行抽水试验或物探检查,确认其防渗能力达标。
6. 安全措施:
- 施工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矿山安全生产规程,预防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 对于可能出现的突水点,事先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救援设备。
7. 环境保护: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废渣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的概述性解读,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参照完整文本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