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强筋小麦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强筋小麦的高产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Strong Gluten Wh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716-2023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强筋小麦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标准要求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强筋小麦品种。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品种经过严格测试,在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稳定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种植户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合理选择适宜的品种。
其次在播种期确定方面,规定秋播最佳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这一时期气温适中,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早播种容易导致冬前旺长,而过晚则会影响越冬安全和次年产量。
肥料施用部分强调要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具体来说就是依据土壤养分状况确定氮磷钾肥用量比例,一般推荐每亩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5-7公斤,氧化钾6-8公斤。同时配合有机肥使用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灌溉管理方面提倡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或喷灌。在关键生育阶段如拔节期、抽穗扬花期要保证充足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干旱年份更需密切关注土壤湿度变化及时补充水分。
病虫害防治上主张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结合化学防控手段。比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等预防措施;一旦发生病虫害则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适时防治,注意交替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最后收获时机也很重要,当全田90%以上的麦穗变黄且籽粒含水量降至13%左右时即可开始收获。过早收割影响产量和品质,过迟则易造成落粒损失。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广大农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