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勘查的基本原则、工作要求、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在安徽省范围内开展的各类地质勘查活动,旨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Explo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382-2023《绿色勘查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绿色勘查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则部分
1.1 明确了绿色勘查的定义,即在地质勘查活动中,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勘查方法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绿色勘查的核心理念,即在保证勘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勘查设计阶段
2.1 勘查单位应根据勘查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合理确定勘查工作布置方案,避免对敏感生态区域造成不可逆影响。
解读:此条要求勘查单位在制定勘查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比如避开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地带,确保勘查活动不对这些区域产生负面影响。
三、勘查实施阶段
3.1 在钻探作业中,应当采取封闭式泥浆循环系统,并妥善处理废弃泥浆和岩屑,防止污染土壤和水体。
解读:该条款旨在规范钻探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封闭式泥浆循环系统可以有效防止泥浆泄漏,而妥善处理废弃物则能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保护周边环境。
四、勘查结束阶段
4.1 完成勘查任务后,勘查单位需对勘查场地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包括植被重建、土地平整等工作,确保恢复至原有状态或达到新的使用条件。
解读:本条明确了勘查结束后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主体及具体要求。通过生态修复,可以使勘查活动造成的生态损伤得到弥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五、监督管理
5.1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对勘查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管,定期检查勘查单位执行绿色勘查规范的情况,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解读:此条规定了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有助于保障绿色勘查规范的有效落实。通过对勘查活动的全程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不符合绿色勘查要求的行为,维护良好的勘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