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判定规则与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煤矿企业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识别、评估与管理。
Title:Guideline for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safe Behaviors of Coal Mine Employ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GRM 109-2024《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判定与管理指南》中,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本在“不安全行为分类”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特别是对“操作性不安全行为”的界定更加明确和细化。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煤矿安全管理理念的升级,也对实际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以“操作性不安全行为”的新旧版本差异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其变化意义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旧版标准中,“不安全行为”主要分为“指挥性”、“操作性”和“管理性”三类。其中,“操作性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员工在具体作业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未按标准执行任务的行为,如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程序启动设备等。但旧版并未对“操作性不安全行为”进行详细分类,导致在实际判定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主观性。
而新版TGRM 109-2024则对“操作性不安全行为”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将其进一步细分为“违章操作”、“误操作”、“违规操作”三种类型,并分别明确了其定义和判定依据。例如:
- “违章操作”指员工明知操作规程,但故意违反;
- “误操作”指因疏忽或技能不足导致的操作失误;
- “违规操作”指在无明确规程或规程缺失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当操作。
这一调整的意义在于,它使得企业在判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时,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行为性质,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例如,对于“违章操作”,企业可以加强培训和警示教育;对于“误操作”,则应强化技能培训和岗位考核;而对于“违规操作”,则需要完善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机制。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建立基于TGRM 109-2024的不安全行为数据库,对各类操作性不安全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从中发现共性问题,优化操作流程和培训内容。同时,应将该标准纳入日常安全检查和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始终遵循规范。
总之,TGRM 109-2024对“操作性不安全行为”的细化分类,不仅是标准层面的进步,更是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发展的关键一步。企业应充分理解并落实这一变化,以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