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花生-冬小麦-夏玉米两年三熟节水耕作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类似生态条件下的春花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的节水高效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ter-saving Cultivation of Two-year Three-crop Rotation of Spring Peanut-Winter Wheat-Summer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9T 272-2023《春花生-冬小麦-夏玉米两年三熟节水耕作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河北省沧州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制定的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通过优化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耕地准备与播种时间
标准明确指出,在春季进行春花生播种前需深耕土地,深度应达到25-30厘米,并结合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对于春花生,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确保土壤温度稳定在15℃以上。这有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避免低温对作物造成伤害。
2. 水分管理
节水是该标准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春花生生长期,建议采用滴灌或渗灌等高效灌溉方式,每次灌溉量控制在每亩15-20立方米之间。同时,根据不同生育阶段调整灌溉频率:苗期可适当减少灌溉次数以促进根系发育;开花结荚期则需增加灌溉保证产量形成。
3. 种植密度与施肥策略
为了实现高产稳产,春花生种植密度应保持在每平方米8000株左右。基肥施用时应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追肥则根据植株长势灵活调整。特别强调的是,在整个生长周期内要重视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如硼、锌等,这对于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4. 病虫害防治
标准还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例如,在发现蚜虫初期即可使用生物农药喷洒预防传播病毒性疾病;而对于地下害虫,则可以在播种时拌种处理或后期撒施毒饵诱杀。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宝贵的淡水资源,还能显著提升春花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这种模式也为后续冬小麦及夏玉米轮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