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花果设施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与苗木繁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无花果设施栽培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g Facilit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9T 270-2023《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是由河北省沧州市提出并归口,主要规定了无花果在设施环境下的栽培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内无花果的栽培。这明确了标准适用的范围,即特定类型的农业设施。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无花果”、“设施栽培”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无花果”被定义为桑科榕属植物,其果实为隐头花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这一部分确保了术语的一致性,避免因理解不同而产生歧义。
3. 园地选择与规划:园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pH值在6.0-8.0之间的地块。设施布局需合理规划,包括温室或大棚的方向、间距以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这些条件直接影响无花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4. 品种选择: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如‘波姬红’、‘布兰瑞克’等。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品种是成功栽培的基础。
5. 定植:定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株行距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通常为2米×3米。定植前要施足基肥,并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合理的定植密度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6. 田间管理:
- 肥水管理:生长期需定期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灌溉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 修剪整形:冬季修剪时去除枯枝、病虫害枝及过密枝条,促进通风透光。夏季则注重新梢控制,保持树冠结构良好。
- 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相结合的方法预防病虫害发生。如使用黄板诱杀蚜虫,悬挂防虫网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7. 采收:当果实颜色由绿色转为紫红色或黄色时即可采摘。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表面,影响商品品质。
8. 档案记录: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种苗来源、栽培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记录(施肥、灌溉、修剪)、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等信息。这对于追溯产品质量、改进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条文解读可以看出,《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从选址到最终收获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建议,旨在帮助种植者科学有效地开展无花果设施栽培工作,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