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自愈合沥青混合料薄层及超薄层罩面施工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自愈合沥青混合料进行薄层及超薄层罩面施工的公路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Self-Healing Asphalt Mixture Thin and Ultra-Thin Overlay on Highway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673-2023《公路自愈合沥青混合料薄层超薄层罩面施工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自愈合沥青混合料在公路薄层和超薄层罩面施工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深入解析其核心内容。
材料要求
根据标准第4.1条,用于自愈合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需满足特定的技术指标。其中,沥青应选用改性沥青或高粘度改性沥青,并且其软化点不得低于80℃,针入度(25℃)应在80-120(0.1mm)范围内。集料则要求采用坚硬、耐磨且洁净的碎石,粒径范围为4.75mm至9.5mm,且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得超过30%。这些严格的要求确保了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
配合比设计
第5.2条规定了自愈合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首先需要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通常采用马歇尔试验法来评估不同沥青含量下的体积参数如空隙率、饱和度等。此外,还强调了添加适量的纤维增强剂以改善混合料的整体性能。具体而言,纤维掺量建议控制在总重量的0.3%-0.5%之间,这样既能有效防止裂缝扩展又能保持良好的施工和易性。
施工工艺
在施工阶段,标准特别指出了一些重要的操作步骤。例如,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应保持恒定速度前进,避免中途停顿导致接缝处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压实作业也至关重要,初压时推荐使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复压则采用轮胎压路机完成至少两遍碾压,最后再进行终压直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为止。另外,考虑到冬季低温条件下施工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必须采取保温措施或者暂停施工活动。
质量检验
对于已完成的工程,第8章明确了多项检测项目及其合格标准。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厚度测量、压实度检查以及渗水系数测试等。特别地,若某项指标未达到规定值,则需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此外,还需定期观察路面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裂缝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更大损害。
综上所述,《公路自愈合沥青混合料薄层超薄层罩面施工技术规范》不仅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而且强调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理念。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显著提升公路建设的质量水平,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护成本,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