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补充耕地符合性评定与质量等级评价的原则、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补充耕地项目的符合性评定及质量等级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itability Assessment and Quality Grade Evaluation of Supplementary Farmland in He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654-2023补充耕地符合性评定与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补充耕地的评定和质量评价工作。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通过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方式新增的耕地的符合性评定和质量等级评价。
二、术语和定义
1. 符合性评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补充耕地的土壤条件、耕作层厚度、灌溉排水设施等是否满足基本农田要求进行的评估。
2. 质量等级评价:根据耕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评定其生产能力的等级划分。
三、符合性评定内容
1. 土壤条件: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等指标。土壤质地应为壤土或砂壤土,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pH值在6.5至7.5之间。
2. 耕作层厚度:要求耕作层厚度不得低于30厘米,确保作物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3. 灌溉排水设施:需配备完善的灌溉系统和排水设施,保证旱涝保收。
四、质量等级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评分法,将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分别赋予权重后计算总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 自然因素(权重60%):包括土壤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其中土壤条件占40%,地形地貌占15%,气候条件占5%。
2. 社会经济因素(权重40%):包括交通便利程度、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等。其中交通便利程度占20%,劳动力资源占10%,市场需求占10%。
五、结果应用
评定结果作为补充耕地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并用于指导后续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生产活动。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耕地,应采取整改措施直至达标。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核心内容的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