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三级种薯生产基地的选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及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马铃薯三级种薯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potato tertiary seed potato production 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415-2023 马铃薯三级种薯生产基地建设规程》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马铃薯三级种薯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规划
标准规定了种薯生产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无污染源的区域。具体要求包括:
- 地形条件:基地应位于坡度小于5°的平缓地带,以确保良好的排水性能和减少水土流失。
- 水源质量:灌溉用水需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避免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
- 土壤条件:土壤类型宜为沙壤土或壤土,pH值应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
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保障种薯生产的顺利进行,标准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 田间道路:主干道宽度不少于3米,支道宽度不少于2米,保证机械通行顺畅。
- 防护设施:四周应设置防风林带,高度不低于3米,并配备必要的病虫害防治设施。
- 仓储设施:建立专门的种薯储藏库,库内温度控制在1℃至4℃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种薯生产管理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种薯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 品种选择:优先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质品种,确保种薯遗传稳定性。
- 播种时间:春播时间为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时开始,秋播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施肥原则: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比例为1:0.5:1,每公顷施用腐熟农家肥不少于30吨。
病虫害防控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标准建议采取综合防治策略:
- 农业防治:轮作倒茬,避免连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及残株落叶。
- 物理防治:采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铺设防虫网减少害虫侵入。
- 化学防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操作,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摘录与解析,完整标准涵盖了更多细节和技术要点。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