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刺五加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刺五加的人工栽培与生产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8T 142-2023刺五加栽培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刺五加的种植过程,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一、选址与整地
标准规定刺五加种植地应选择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且pH值为5.5至7.0之间的地块。要求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不少于3000公斤,并且要翻耕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刺五加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根系能够充分发育。
二、繁殖方法
该标准推荐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式。对于种子繁殖而言,需要将种子浸泡于温水中24小时后播种,覆土厚度约1厘米左右,保持土壤湿润直至出苗。而分株繁殖则是在春季或秋季挖取母株旁侧生的小植株直接移栽到田间。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行距保持在60-70厘米之间,株距控制在40-50厘米范围内。同时要注意及时除草松土,避免杂草争夺养分。此外还提到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灌溉,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更需注意水分供给,但也要防止积水导致烂根现象的发生。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刺五加可能遭受的主要病虫害如立枯病、蚜虫等,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建议定期巡查田块,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处理。例如使用波尔多液喷洒预防立枯病;利用黄板诱捕器捕捉蚜虫等害虫。同时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药剂以减少环境污染。
五、采收加工
关于采收时间,标准指出最佳时期为每年9月至10月间当果实成熟时进行采摘。采收后的鲜品应及时清洗晾干,并按照不同用途分类存放。对于需要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则需严格按照相关工艺流程执行,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符合市场需求。
以上就是基于《DB2308T 142-2023刺五加栽培技术规程》的一些重点内容及其详细说明。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