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早熟梨品质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检测方法及评价规则。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早熟梨的品质评价及相关活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 Early Ripening Pea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381-2023《早熟梨品质评价规范》是重庆市发布的关于早熟梨品质评价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感官、理化指标、安全指标等方面对早熟梨的品质进行了全面规定,适用于重庆市早熟梨的生产、分级、贮藏和销售等环节。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感官指标方面,该标准对早熟梨的外观、果形、色泽、风味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外观要求果实完整无损,表面光滑清洁,无明显机械伤痕及病虫害痕迹。果形以端正为主,允许轻微不规则但不能影响食用。色泽需均匀一致,通常为黄绿色至浅黄色,部分品种可带有红晕。风味上强调果实应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香气和甜酸适中的口感,不得有异味或苦涩味。这些感官指标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和购买意愿,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在理化指标部分,重点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硬度等关键参数设定了具体数值范围。例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得低于9.0%,这反映了果实的成熟度和糖分积累情况;可滴定酸含量应在0.15%-0.40%之间,确保了果实酸甜平衡;硬度则要求不低于6.5kg/cm²,以保证果实的新鲜度和耐储存性能。这些理化指标能够客观反映早熟梨内在品质状况,是科学评估其营养价值的重要依据。
再者,安全指标也是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标准明确规定了农药残留限量、重金属含量上限等强制性要求。比如,甲胺磷、氧乐果等高毒农药不得检出,其他常用农药残留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同时,铅、镉、汞等有害元素的含量也必须控制在极低水平内。这部分内容体现了现代食品安全理念,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分级包装环节的技术要求。根据果实大小、重量、外观缺陷程度等因素将早熟梨分为若干等级,并制定了相应的标识标志规范。包装材料应选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材质,确保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对果实造成二次污染。合理的分级和规范化的包装不仅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还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总之,《早熟梨品质评价规范》DB50/T 1381-2023通过全面细致的规定,为早熟梨的品质管理和市场流通提供了科学依据。无论是种植户还是加工企业,都应严格遵循这一标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共同推动早熟梨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