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产水稻新品种牡育稻66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及生态条件相似区域的牡育稻66种植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Rice Variety Muyu 66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0T 092-2023《高产水稻新品种牡育稻66生产技术规程》是指导该品种种植的重要标准。以下选取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种子处理:要求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精选,确保纯度达到98%以上。同时要进行浸种催芽处理,浸种时间控制在24-36小时之间,催芽温度保持在25-30℃范围内,以保证出苗整齐。
2. 播种期:规定适宜的播种时间为4月上旬至中旬。这一时期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秧苗健壮生长,为后续高产打下基础。
3. 密度与规格:推荐每亩插秧密度为1.8万穴左右,行距保持在25-30厘米,株距为13-15厘米。这样的种植规格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满足植株间的通风透光需求。
4. 肥水管理:强调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追肥分蘖肥、穗肥两次施用。水分管理上,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逐步加深至6-8厘米,抽穗开花期维持田面湿润,灌浆结实期则采用间歇灌溉方式。
5. 病虫害防治:明确指出要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在关键生育阶段进行预防性喷洒,确保产量不受影响。
这些核心内容构成了牡育稻66高效栽培的基础框架,对于广大种植户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