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幼儿园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包括环境安全、设施设备、人员培训、应急预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所有幼儿园及相关机构的安全生产管理。
Title:Safety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40: Kindergart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867.40-2023《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40部分:幼儿园》是一项专门针对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环境安全要求
- 条文规定:“幼儿园内所有建筑及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保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解读:此条款强调了幼儿园建筑的安全性,要求建筑物具备足够的防火能力,以保障幼儿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耐火等级的设定是为了确保建筑物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抵抗火势蔓延,为人员疏散争取时间。
2. 玩具和设备安全
- 条文指出:“所有玩具和游戏设备必须经过质量检测,表面光滑无尖锐边缘,且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解读: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因玩具或设备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意外伤害,如划伤、窒息等风险。同时,禁止使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产品,保护儿童健康不受污染危害。
3. 食品安全管理
- 条文中提到:“食堂工作人员需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并定期接受卫生知识培训。”
解读: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要求食堂员工持证上岗以及定期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4. 应急预案与演练
- 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制定详细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至少每学期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解读:通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可以让教职工熟悉应对突发状况的操作流程,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在真正发生危险时能够有序地组织撤离,最大限度地保障儿童安全。
这些条文从不同角度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