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用黑麦种植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饲用黑麦的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age Ry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369-2023《饲用黑麦种植技术规程》是由重庆市发布的关于饲用黑麦种植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饲用黑麦的种植。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作物种类,为后续具体技术要求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术语和定义
1. 饲用黑麦:指用于饲料生产的黑麦品种。这一定义明确了种植目的,区别于其他用途如粮食生产。
2. 覆盖栽培: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或材料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的栽培方式。这种栽培方法有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
三、栽培环境条件
1. 土壤要求:土壤pH值应在5.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适宜的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含量能够保证黑麦健康生长。
2. 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应在14℃以上,无霜期不少于200天。这些气候条件有利于黑麦的整个生长期需求。
四、栽培技术
1. 种子处理: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消毒处理,确保种子质量。这一步骤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2. 播种时间: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此时播种有利于黑麦的越冬和春季生长。
3. 施肥管理:基肥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70%,追肥分两次进行,分别在返青期和拔节期。合理的施肥计划能促进黑麦的生长发育。
4. 灌溉管理: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灌溉,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适当的水分供应对于黑麦的生长至关重要。
五、收获与贮藏
1. 收获时期:当黑麦籽粒含水量降至14%以下时即可收获。适时收获可以保证饲料品质。
2. 贮藏条件:贮藏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5%。良好的贮藏条件能延长饲料保存期限。
六、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方法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
2. 常见病虫害:主要有黑穗病、锈病以及蚜虫等。针对不同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
以上是对DB50/T 1369-2023《饲用黑麦种植技术规程》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