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蚕豆稻田免耕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蚕豆稻田免耕栽培生产。
Title:Ridge-free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aba Bean in Paddy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23T 97-2022《蚕豆稻田免耕栽培技术规范》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发布的关于蚕豆在稻田免耕栽培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稻田免耕栽培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提高蚕豆产量和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中规定了稻田免耕栽培的基本要求,包括土壤条件、前茬作物选择等。其中,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前茬作物应为水稻,且收获后稻草应均匀覆盖于田面,厚度保持在5-10厘米左右,以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和防止水土流失。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推荐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高产优质的蚕豆品种。播种时期通常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种量一般控制在每亩15公斤左右。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保持在30-40厘米,株距保持在15-20厘米。
施肥管理方面,标准强调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肥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则应在开花期和结荚期分两次进行。灌溉管理需注意适时灌水,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避免干旱影响产量。
病虫害防治也是免耕栽培的重要环节。标准建议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定期检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处理。同时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蚕豆在稻田免耕栽培中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