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纤维增强聚乙烯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材料、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纤维增强聚乙烯管材的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Fiber Reinforced Polyethylen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Technical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007-2023《纤维增强聚乙烯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标准》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自2023年实施以来,为纤维增强聚乙烯(PE)管道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4.1 材料要求
该章节规定了管道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其中,原材料应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并加入玻璃纤维或其他无机非金属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增强纤维的含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管道具备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同时,材料的耐老化性能至关重要,要求在紫外线照射下保持稳定,建议添加抗紫外助剂。此外,还应关注材料的卫生安全性,确保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送的标准。
5.1 管道设计
设计时需考虑管道的工作压力、温度范围以及敷设环境等因素。对于工作压力等级的选择,标准给出了明确的分级表,并要求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等级。另外,考虑到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特别强调了低温环境下的防脆性断裂措施。例如,在严寒地区,推荐采用柔性接口连接方式,并增加伸缩节数量来适应温差引起的热胀冷缩。
6.2 施工准备
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包括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信息收集。标准指出,当管沟开挖深度超过2米时,应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同时,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技术要点。对于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也有严格要求,比如不同规格型号的管道应分开存放,避免混杂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7.3 检验与验收
竣工后的检验项目涵盖了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对承插式接口的密封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可通过打压实验验证其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若发现任何不符合项,则需立即整改直至合格为止。整个验收过程应当由建设单位组织,联合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完成,并形成书面记录存档备查。
以上仅为部分重要内容解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全面贯彻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规定,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