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及相关工作。
Title:Standard f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DB22/T 5135-2023)是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权威性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深入解读。
第4.1.2条 勘察阶段划分
该条款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应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的勘察目的各有侧重: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了解沿线地质条件,为线路规划提供依据;初步设计阶段需要详细查明沿线地质情况,为初步设计方案提供支持;施工图设计阶段则需进一步细化地质资料,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这一规定有助于确保勘察工作与工程设计进度相匹配,避免因地质信息不足导致的设计变更。
第5.2.3条 勘探点布置原则
根据此条文,勘探点的布置应当遵循均匀分布、重点突出的原则。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尤其是穿越复杂地质条件或重要建筑物区域时,应加密勘探点密度以提高数据精度。此外,对于特殊地段如软弱地基、活动断裂带等,还需增设专门的勘探点进行详细调查。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地质风险,保障后续施工安全。
第6.1.4条 地质剖面编制要求
本条规定了地质剖面图编制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比例尺的选择、图例标注以及剖面线位置确定等内容。其中特别强调了剖面图必须真实反映地下岩土层分布情况,并且要能够清晰展示各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及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趋势。正确编制地质剖面图不仅有利于技术人员全面掌握场地地质状况,也为后续基础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第7.3.2条 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是一种常用的原位测试手段,在本标准中对其适用范围和技术参数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当采用轻型动力触探时,锤重设定为10kg,落距为50cm;而重型动力触探则使用63.5kg重锤,落距为76cm。通过合理选择动力触探类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试验过程,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地基承载力值及其他相关指标,从而为结构设计提供科学参考。
以上仅是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了简要阐述,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项目特点灵活运用相关规定。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DB22/T 5135-2023),共同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