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双季稻早晚稻机械化直播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双季稻区早晚稻机械化直播栽培生产。
Title:Ric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ouble Cropping: Part 1 - Mechanized Direct Seeding of Early and Late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633.1-2023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是由湖北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旨在规范湖北地区早晚稻机械化直播的栽培技术要求。以下为规程中的重要内容及其解读:
一、播种前准备
规程明确指出,在播种前需要对田块进行精细平整,并且要求田面高低差不得超过3厘米。这是因为机械直播需要一个相对平整的作业环境,以确保种子能够均匀地播撒在田间。
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规程推荐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的早稻和晚稻品种。同时强调了种子处理的重要性,包括晒种、浸种和催芽等步骤,目的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
三、播种量与行距设定
对于早稻而言,每公顷建议播种量为75至90公斤,行距控制在20至25厘米之间;而晚稻则相应减少播种量至60至75公斤,行距保持一致。这样可以保证秧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过度密植导致植株徒长或病害发生。
四、田间管理措施
规程还特别提到田间水分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分蘖期要保持浅水层促进分蘖发生,在拔节孕穗期适当加深水位有助于壮秆大穗形成。此外还需定期检查田间杂草情况并及时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
五、病虫害防控
针对早晚稻可能遭遇的主要病虫害如稻瘟病、纹枯病及稻飞虱等,规程给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提倡采用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并结合农业防治手段如合理轮作休耕来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六、收获时机把握
最后关于收获时间的选择也有明确规定,一般当早稻达到乳熟末期、晚稻进入蜡熟期即可开始收割。过早收获会影响产量质量,而延迟则可能导致倒伏损失增加。
以上就是对DB42/T 633.1-2023中有关早晚稻机械化直播栽培关键技术要点的具体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