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直播棉集中成铃吐絮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直播棉的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centrated Boll Formation and Fiber Emission Cultivation of Live Cotton (DB42T 1983-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直播棉集中成铃吐絮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983-2023)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为直播棉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品种选择。标准明确指出应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这要求种植者在选种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确保所选品种能够适应环境并发挥最大生产潜力。例如,在长江中下游棉区,可以优先考虑种植具有较强耐高温和抗枯萎病能力的品种。
其次,关于播种期确定。规程强调要根据当地积温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时间,通常以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4℃为准。适时早播有助于延长生育期,增加有效花数,但过早播种可能会导致苗期遭受低温冷害。因此,种植户需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播种计划。
再者,关于田间管理措施。规程提出要实施科学合理的肥水运筹策略。前期注重促根壮苗,中期加强肥水调控以促进成铃,后期则侧重于保铃增重。具体来说,在蕾期至初花期期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盛花期后视植株长势酌情补施氮肥,同时配合磷钾肥使用。此外,还应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湿害影响根系发育。
最后,关于病虫害防治。规程倡导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一方面通过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手段减少病原菌基数;另一方面建立监测预警体系,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棉铃虫等重大害虫要实行综合治理,避免单一依赖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及抗药性问题的发生。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精华所在,全面掌握还需深入研读整个文件。希望上述解析能为广大棉农提供实用参考价值,助力实现棉花生产的提质增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