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困难立地造林的基本原则、立地分类、造林技术措施及抚育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困难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和植被恢复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forestation in Difficult Sites in Hu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 1978-2023 困难立地造林技术规程》是指导在土壤条件差、水分不足、地形复杂等困难立地条件下开展造林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指出,困难立地是指由于土壤瘠薄、干旱缺水、盐碱化严重、坡度陡峭、岩石裸露等因素导致的造林难度大的土地类型。标准要求在造林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立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水分状况、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并根据调查结果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
其次,在造林设计环节,标准强调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对于干旱地区的造林,建议采用抗旱性强的品种如油松、侧柏等;而在盐碱地则推荐种植耐盐植物如柽柳、胡杨等。同时,还应合理规划造林密度,确保幼苗有足够空间生长发育。
再者,关于造林施工技术,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例如,在干旱地区可以采取穴状整地方式,通过挖大穴埋设保水剂或覆盖地膜来提高土壤含水量;对于坡度较大的山地,则需要修建水平阶或鱼鳞坑以防止水土流失。此外,为保证成活率,提倡使用容器苗进行栽植,并及时浇足定根水。
另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后期管护工作的重要性。它指出,新造林地需定期检查苗木存活情况,发现死苗应及时补植;同时要加强抚育管理,包括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施肥灌溉等。特别是在幼林期,应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减少人为干扰,促进森林自然恢复。
最后,本标准特别强调了监测评估机制的作用。要求建立长期跟踪体系,对造林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及时调整优化后续管理策略。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造林成效,也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DB42/T 1978-2023 湖北省困难立地造林技术规程》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对于改善湖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