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早熟玉米增密简化施肥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种植密度、施肥管理、田间管理和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及类似生态区早熟玉米的增密简化施肥栽培。
Title:Early-maturing Corn Intensified Simplified Fertilization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947—2023《早熟玉米增密简化施肥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早熟玉米的种植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规定,应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的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早熟玉米品种。这一要求确保了种植者能够使用经过验证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适应性和高产潜力。例如,在内蒙古地区,可以选择一些耐寒、抗旱且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如“登海605”、“先玉335”等,以满足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产需求。
二、播种密度
建议每公顷种植密度为7.5万至8.5万株。相较于传统种植方式,这种较高的密度有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强群体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品种特性以及气候条件适当调整具体数值。比如,在肥沃的土地上可以取上限值,而在贫瘠的土地则需降低密度。
三、肥料施用
推荐采用平衡施肥原则,即氮磷钾比例约为1:0.5:0.5。具体来说,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70%,追肥占30%-40%。基肥应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并与土壤充分混合;追肥则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抽雄期。此外,还应注意配合施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例如,可以在播种前结合深耕撒施腐熟农家肥20-30吨/公顷,并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500-1000公斤/公顷。
四、田间管理
包括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灌溉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特别是在苗期和灌浆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病虫害防治方面,要采取农业措施、物理方法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避免产生药害或环境污染。例如,在发现玉米螟幼虫危害时,可选用苏云金杆菌制剂进行喷雾处理;对于锈病,则可用粉锈宁类杀菌剂进行预防。
五、收获时间
一般情况下,当籽粒含水量降至20%-25%时即可收获。过早收获会影响籽粒饱满度及后期储存稳定性,而延迟收获则可能导致倒伏风险增加。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种植户需密切观察植株生长情况,结合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收获时机。
综上所述,《早熟玉米增密简化施肥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实现早熟玉米的优质高产目标。种植者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条款,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