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土默川平原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机械化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栽培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土默川平原地区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的机械化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Cultivation of Corn Varieties Suitable for High-density and Mechanized Harvesting in the Tumochuan Pla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土默川平原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DB15/T 2943—2023)是一项专门针对土默川平原地区玉米种植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明确要求选用经过国家或地方审定的耐密植、宜机械收获的玉米品种。这意味着种植户在选购种子时需关注品种是否具备高抗性、高产性和良好的适应性。例如,某些品种可能对特定病虫害有较强抵抗力,同时能够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保持良好生长态势,这对于实现机械化作业至关重要。
其次,关于播种环节,标准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期为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的时间段,并且提倡采用精量播种技术以减少种子浪费。此外,还强调了整地质量的重要性,要求做到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且无大块土坷垃,这有助于提高出苗率及幼苗健康度。
再者,在田间管理上,标准提出了合理的密植模式,即每公顷种植株数应控制在6万至7.5万株之间,具体数量依据所选品种特性而定。同时建议采取宽窄行或等行距的种植方式,便于后期机械化操作如施肥、灌溉以及最终的收获工作。
肥料施用也是本标准的重点之一。它提倡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化肥;追肥则根据玉米生长阶段灵活调整,特别是在拔节期至抽穗期期间,要保证充足的氮磷钾供应,促进穗粒发育。另外,还特别指出要注重微量元素的补充,比如锌、硼等元素对于提高籽粒饱满度具有积极作用。
病虫害防治部分,则鼓励采用综合防控策略,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在玉米螟等常见害虫发生高峰期,要及时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避免因病虫害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出现。
最后,在收获时机的选择上,标准指出当玉米籽粒含水量降至25%左右时即可开始机械收获,这样既能保证粮食的安全储存,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价值。同时提醒农户注意检查机械设备状况,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顺利完成整个收获过程。
综上所述,《土默川平原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收获管理都给出了详尽指导,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