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花精量播种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作业、质量要求及检查验收。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的棉花精量播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cision Seeding of Cott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937—2023《棉花精量播种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棉花精量播种的技术规范。以下从规程中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强调了播种前的准备工作,要求种子处理应采用符合GB 4407.1规定的种子质量标准,并且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消毒处理。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种子的质量,提高出苗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精选可以去除杂质和不饱满的种子,而消毒则能有效防止种子携带的病原菌传播。
关于播种机械的选择与调整,规程指出应选用性能优良的精量播种机,并根据土壤条件、种植模式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播种深度、行距、株距等参数。例如,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厘米之间,过深会影响出苗速度,过浅则可能导致幼苗抗旱能力下降。行距和株距的设定需依据品种特性和栽培目标来确定,以达到最佳的田间布局。
播种作业时,规程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播种均匀一致。具体来说,播种量应准确控制,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同时,要注意观察播种过程中的各种指标,如排种器的工作状态、覆土情况等,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解决。
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播后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及时检查播种质量,发现漏播或重播现象要及时补救;加强田间巡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病虫害动态,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棉苗健康生长。
这些条文构成了完整的棉花精量播种技术体系,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显著提升棉花种植的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