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部干旱区棉花痕量灌溉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西部干旱区棉花种植中采用痕量灌溉技术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ace Irrigation of Cotton in Arid Areas of Western Chi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934—2023西部干旱区棉花痕量灌溉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西部干旱地区采用科学合理的痕量灌溉技术种植棉花。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干旱地区的棉花生产,包括灌溉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及田间操作等环节。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确保了技术措施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二、术语和定义
1. 痕量灌溉: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施加少量水分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它强调的是“微量”和“精准”,要求灌溉水量要严格控制在作物需水量范围内。
2. 水分利用效率:是指作物收获物产量与灌溉用水量之比。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痕量灌溉的核心目标之一。
三、灌溉制度设计
1. 灌溉定额: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不同生育期的灌溉量。例如,在棉花苗期,每亩每次灌水量不应超过30立方米;而在开花结铃期,则可适当增加至40-50立方米。
2. 灌水时间间隔:通常情况下,两次灌水之间的时间间隔应保持在7-10天左右。但在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可以适当延长灌水间隔,以避免土壤过湿影响根系呼吸。
四、灌溉系统建设
1. 管网布置:建议采用地下铺设的方式,减少蒸发损失。同时,要合理规划支管长度,保证每个出水点的压力均衡。
2. 过滤装置:为了防止堵塞喷头,必须安装过滤器,并定期清洗维护。此外,还应该设置安全阀来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五、田间管理措施
1. 土壤湿度监测: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土壤含水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灌溉计划。
2. 施肥结合灌溉:将肥料溶解于水中一同施入,既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养分吸收率。
3. 除草松土:每次灌溉后都要进行适当的除草松土工作,促进根系发育。
六、环境保护要求
1. 防止污染:严禁使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作为灌溉水源。
2. 节约资源:鼓励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补充灌溉用水需求。
3. 生态修复:对于长期采用痕量灌溉可能导致局部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DB15/T 2934—2023西部干旱区棉花痕量灌溉技术规程》是一部非常全面且实用的技术规范,对于推动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