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华北驼绒藜平茬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时间选择、工具设备及后续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华北驼绒藜的平茬作业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uning of Caragana Microphylla in North Chi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918—2023《华北驼绒藜平茬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华北驼绒藜的平茬作业,促进其健康生长和可持续利用。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生长的华北驼绒藜的平茬作业。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物种针对性,确保了技术措施的有效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平茬:指在特定时期将植物地上部分剪除至一定高度的操作。
2. 生长周期:从一次平茬到下一次平茬之间的时间间隔。
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避免因概念不清而产生的误解。
三、平茬时间
1. 春季平茬:应在土壤解冻后至植物萌芽前完成。
2. 夏季平茬:宜在6月至7月间进行。
3. 秋季平茬:应选择在霜降之后至土壤封冻前实施。
选择合适的平茬时间有助于减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春季平茬可以避免新生幼苗受到伤害,夏季平茬有利于控制植株高度,秋季平茬则能促进根系积累养分。
四、平茬高度
1.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确定平茬高度:
- 第一年生:保留茎基部5-10厘米;
- 第二年生及以上:保留茎基部10-15厘米。
合理设定平茬高度能够保证植物有足够的营养储存,同时防止过度修剪导致生长受阻。
五、平茬工具与方法
1. 使用锋利且清洁的剪刀或锯子进行平茬,以减少机械损伤。
2. 操作时应注意保持切口平整,避免撕裂树皮。
3. 对于较大面积的地块,可采用机械化设备辅助作业。
选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病虫害传播的风险。
六、后续管理
1. 平茬后应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减少病虫害滋生源。
2. 根据土壤条件适当施肥,促进新梢萌发。
3. 定期监测植株生长状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良好的后续管理是保障平茬效果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下一周期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华北驼绒藜平茬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开展该项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于推动当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