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沿黄灌区地膜复用水肥利用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沿黄灌区地膜复用条件下水肥一体化的高效利用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using Mulch Film and Water-Fertilizer Utilization in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沿黄灌区地膜复用水肥利用技术规程》(DB15/T 2928—2023)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在第4.1条明确了地膜覆盖的基本要求。规定地膜厚度应不低于0.01毫米,宽度根据作物行距确定,确保能够完全覆盖土壤表面。这一要求旨在减少水分蒸发,提高保水效果,同时防止杂草生长。此外,还强调了地膜铺设要平整、无破损,以保证良好的覆盖质量。
其次,在肥料施用方面,标准在第5.2条提出了科学施肥的原则。建议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依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养分状况制定施肥方案。特别指出氮磷钾的比例应控制在1:0.5:1左右,并且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6:4。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
再者,关于灌溉管理,第6.3条规定了滴灌系统的操作规范。要求滴头间距保持在30-50厘米之间,工作压力维持在0.1-0.2兆帕范围内。每次灌溉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单次灌水量控制在每亩20-30立方米。通过精确调控灌溉量和频率,既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又可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
最后,在环境保护措施上,标准在第7章特别强调了废旧地膜回收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农田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残留地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并且鼓励使用可降解地膜替代传统聚乙烯材质的地膜,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沿黄灌区地膜复用水肥利用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而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